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盐源槭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Acer schneiderianum Pax et Hoffm.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槭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Acer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槭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宁远槭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落叶乔木,高约6米,树皮光滑,灰色或灰褐色;小枝细瘦,当年生嫩枝紫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老枝黄绿色或褐绿色;叶嫩时膜质,后成纸质,近于圆形,长与宽均7-8厘米,基部近于心脏形或截形,5-7裂,裂片长卵圆形或三角卵形,先端锐尖,边缘有锐尖的细锯齿,裂片间的凹缺锐尖,深达叶片的中部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;花杂性,雄花和两性花同株,多数组成无毛的伞房状圆锥花序,长3-4厘米,萼片5,淡绿色,长圆形,花瓣5,淡黄色,卵状长圆形,短于萼片;雄蕊8,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,疏被白色疏柔毛;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,花柱2裂,柱头反卷;翅果嫩时紫红色,成熟后淡黄色,小坚果特别凸起,近于球形,脉纹显著,直径4毫米,翅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,宽6-7毫米,连同小坚果共长2.3-2.5厘米,张开近于水平;花期5月,果期9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2500-3000米的林中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于四川盐源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极危种;中国特有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极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