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疏花槭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Acer laxiflorum Pax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槭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Acer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槭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川康槭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落叶乔木,高5-10米;树皮光滑;小枝细瘦,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枝紫褐色或深褐色;冬芽褐色,椭圆形,鳞片镊合状排列;叶纸质,外貌长圆卵形,长7-12厘米,宽5-8厘米,边缘有紧贴的细锯齿,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,常3裂,中央裂片细长,三角状卵形,先端尾状锐尖,上面深绿色,下面黄绿色或淡绿色,侧脉9-11对;花淡黄绿色,杂性,雄花和两性花同株,常成长4厘米,下垂而无毛的总状花序,生于着叶的小枝顶端,发叶后花始开放,萼片5,绿色或淡紫色,长圆形,花瓣5,倒卵形,先端钝形,雄蕊8,包藏于花瓣中,在两性花中则不很发育,花药黄色;子房无毛,在雄花中不发育,花柱柱头反卷;翅果嫩时紫色,成熟时黄绿色或黄褐色,长2.5-2.7厘米,小坚果稍扁平,直径6-8毫米,翅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;花期4月,果期9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1800-25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于四川松潘、黑水、马尔康、金川、茂汶、理县、汶川、小金、灌县、宝兴、天全、康定、洪雅、峨眉、峨边、石棉、九龙、马边、雷波、金阳等地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四川特有种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果枝 
 拍摄者:李小杰
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