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学名 | 铁尖油杉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Keteleeria davidiana (Bertr.) Beissn.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松科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Pinaceae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油杉属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铁坚油杉(中国物种红色名录)、铁尖杉、天枞、铁杉、篦子松、三尖杉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乔木,高10-30米;树皮暗深灰色或灰褐色,深纵裂;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黄色,常被红褐色柔毛,二、三年生枝灰色或淡褐色,常有裂纹或呈薄片开裂。叶条形,螺旋状着生,在侧枝上排成两列,先端钝圆或有凹缺,表面无气孔线或中上部有极少气孔线,背面有两条灰白色气孔线。球果圆柱形;种鳞卵形或近斜方状卵形,苞鳞先端三裂;种子三角状卵形。花期3-4月,球果10月成熟。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长于海拔600-1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。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四川(江油、青川、平武、剑阁、广元、苍溪、南江)、重庆(万源、城口、巫山、奉节、万县、石柱、黔江、南川)等地,甘肃东南部、陕西南部、湖北西部、湖南北部、贵州北部等也有分布。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近危种;中国特有。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近危种,几近符合易危。
IUCN(世界自然保护联盟)RL 2003:未列入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