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旱生南星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Arisaema aridum H.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天南星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Ar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天南星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块茎近球形,直径1.5—2厘米。鳞叶2—3枚,膜质.线状披针形,先端锐尖。叶1枚,叶片鸟足状5裂,裂片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
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.侧脉细弱.斜伸;叶柄细.长10~18厘米,下部l/2具狭鞘;花序柄略长于叶柄,长12—22厘米.粗1一2厘米.淡绿色。佛焰苞绿色,黄
绿色,管部圆筒形,喉部斜截形,无耳,檐片狭卵状披针形,长约6厘米,宽约2厘米,先端长渐尖;肉穗花序单性;附属器纤细,无柄.线形,长10—14厘米,雌花序未见。花期6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2000~2500的干早河谷灌丛或石灰岩
缝中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于四川得荣、乡城,稻城等县,云南也有分布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易危种;中国特有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