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川滇杜鹃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Rhododendron traillianum Forr. et W. W. Smith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杜鹃花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Eric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杜鹃花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常绿小乔木,高达6米。幼枝被灰色或淡黄色丛卷毛。叶椭圆形、披针形或宽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6-11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钝或短渐尖,基部钝或圆,稀近心形,下面密被灰色或黄棕色毛被;叶柄长1.5-2.5厘米,幼时被毛。花10-15,顶生,总轴长1厘米,被丛卷毛;花梗长1-1.6厘米,被丛卷毛;花萼浅杯状,5裂,圆形,有深缺刻;子房8-9室。果长2厘米,近无毛。花期5-7月;果期10-11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3500-4000米云杉、冷杉林下或成群落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于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易危种;中国特有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