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白花菟葵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Eranthis albiflora Franchet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毛茛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Ranuncul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菟葵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植株全体无毛。花葶高8-10厘米;苞片5-6个,三全裂,裂片倒卵状楔形,分裂至中部,小裂片不等长,线形,顶端急尖或钝;花具短梗,直径1.2-1.5厘米;萼片白色,椭圆形,顶端钝;花瓣4-5个,具长柄,柄和瓣片等长,瓣片倒心状漏斗形,内面顶端边缘分裂,外面顶端边缘微凹;雄蕊约10枚,比花瓣稍长,花药圆形,花丝线形,顶端稍变宽;心皮4-5,无柄,子房狭长圆形,顶端渐狭成花柱,花柱短,长不及子房长度之半。花期3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四川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易危种;中国特有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