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大果钻地风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Schizophragma megalocarpum Chun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虎耳草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Saxifrag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钻地风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木质藤本或藤状灌木;小枝灰褐色,近无毛,具纵条纹。叶纸质,阔卵形,长11-15厘米,宽8-11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截平或微心形,边缘略反卷,全缘或上部有稀疏的小齿,侧脉7-8对;叶柄长2.5-9厘米,近无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初时密被褐色、紧贴短柔毛,后总轴及其分枝下部渐变无毛。不育花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2.5-6厘米,宽1.5-4厘米;孕性花萼筒倒圆锥形,长约3毫米,具棱,基部狭长,萼齿卵状三角形;花瓣长圆形,长2.5-3毫米,宽1-1.5毫米,先端略尖;雄蕊近等长,盛开时长达5毫米,花药长圆形,长约0.8毫米;子房近下位,花柱和柱头长约1毫米。蒴果倒圆锥形,全长8-12毫米,宽3-5毫米,基部尖,狭楔形,顶端突出部分阔圆锥形,长1.5-2毫米;种子连翅轮廓纺锤形,略扁,长5-7毫米。花期7月,果期10-11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山谷林中,海拔600米以上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四川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易危种;中国特有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