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长鳞杜鹃 |
拉丁学名 |
Rhododendron longesquamatum Schneid. |
科中文名 |
杜鹃花科 |
科拉丁名 |
Er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杜鹃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1-6米。小枝粗壮,幼枝多少有芽鳞宿存,密被锈黄色顶端有分枝的长毛。冬芽卵状椭圆形,长2.5厘米。叶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至狭倒卵形,长5.5-15.5厘米,宽2.4-4.5米,顶端急尖,基部狭圆形,幼时边缘有卷曲睫毛,上面除中脉外无毛,下面有泡状突起和细腺体,中脉连同叶柄也密生长的分枝毛。花序疏松,顶生,花芽鳞在花期宿存;花鲜粉红色,有深红色点,直径约4厘米;花梗长2-3厘米,密生白色柔毛;花萼多变,通常大,裂片长达1厘米,有柔毛和腺体;花冠宽钟状,长5厘米,筒部里面有毛,5裂;雄蕊10,花丝下半部有毛;子房密生刚毛状毛。蒴果圆柱形,长约2厘米,微弯曲。花期6月,果期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300-3350米的冷杉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 |
保护类别 |
易危种;中国特有 |
保护价值 |
|
保护措施 |
|
备注 |
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
图片 |
 |
果枝
拍摄者:庄平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