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紫蓝杜鹃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Rhododendron russatum Balf. f. & Forrest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杜鹃花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Eric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杜鹃花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常绿小灌木,有时成垫状或半匍匐状,高0.3-1.5米;幼枝有密鳞片;叶芽鳞早落。叶革质,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约2.5厘米,宽1.2厘米,顶端圆钝,有短尖头,基部钝,两面有鳞片,下面的鳞片彼此接触或略呈覆瓦状,锈红色;叶柄长达6毫米,有鳞片。顶生花序圆球形,有花4-10朵;花梗极短,有鳞片;花芽鳞在花期宿存;花深紫蓝色;花萼发达,5深裂,裂片长达4毫米,宽椭圆形,外面近光滑,边缘有长软毛;花冠宽漏斗状,长约1.8厘米,外面无鳞片,喉部里面有柔毛;雄蕊10,长伸出,花丝向基部有密柔毛;子房有鳞片,花柱下半部有疏柔毛,长稍过于雄蕊,红色。蒴果卵圆形,长4-6毫米,被鳞片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岩坡、峭壁、林缘、山坡草地、高山草原及高山杜鹃灌丛中,海拔(2500-)3400-4300米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四川、云南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易危种;中国特有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