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岩桂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Cinnamomum  petrophilum N.Chao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樟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Laur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樟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灌木或乔木。芽小,密被灰白色小绢毛,扁。叶对生,近对生或互生,椭圆形至矩圆形,先端钝至长渐尖,基部渐狭,长4-12厘米,宽1.6-5厘米,腹面黄绿色,有光泽,无毛,背面粉绿色,被稀疏灰白色小柔毛,离基三出脉,直达叶端;花序总状或聚伞状,纤细,腋生或着生当年生小枝下部,被小绢毛,长达6.5厘米,花3-7朵;花被长4-4.5厘米,裂片6枚,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,长约3.5毫米;子房椭圆状,花柱远较子房为长,向上逐渐增粗,柱头膨大,不规则盾形;果序轴两侧压扁,果矩圆形,长约1.5厘米,直径约0.6厘米,绿色变为紫蓝色,表面有疣状突起;果托杯状,全缘或有不规则截状裂片,直径3.5-4.5毫米,长约2毫米;果梗长0.4-0.7厘米,向上明显增粗,与果托成漏斗状。花期4月,果期8-9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1100米,一般生长在石灰岩的岩缝中,或石灰岩上发育的土壤上,有较强的萌发能力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产于四川筠连、珙县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类别 | 四川特有种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保护措施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