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两型叶乳源槭 |
| 拉丁学名 |
Acer chunii Fang subsp.dimorphophyllum Fang |
| 科中文名 |
槭科 |
| 科拉丁名 |
Ace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槭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与原种乳源槭的区别:叶比较细瘦,3裂和不分裂的同生,3裂的长10-11厘米,宽7-8厘米,基部近于圆形,中央裂片近于卵形,先端尾状锐尖,侧裂片近于三角形,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,不分裂的近于长圆卵形,长8-9厘米,宽3.5-4厘米,基部近于圆形或稍倾斜,先端长尾状锐尖;果序伞房状,长约4厘米,细瘦,无总果梗,淡紫色;翅果细瘦,长2-2.8厘米,小坚果压扁状,直径5毫米,翅近于倒卵形或镰刀形,宽5-8毫米,展开成钝角;花期不明,果期9月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1500米处的疏林中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西南部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