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细叶鼠曲草 |
| 拉丁学名 |
Gnaphalium jajponicum Thunb. |
| 科中文名 |
菊科 |
| 科拉丁名 |
Compisitae. |
| 属中文名 |
鼠曲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天青地白草、磨地莲、小火草 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8-25厘米。茎纤细,匍匐,着地生根,并生出新叶丛。基生叶莲座状,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,长2.5-10厘米,宽4-7毫米,先端钝尖,全缘,叶上面绿色,疏被绵毛,下面白色,密被白色绒毛;茎生叶稀疏互生,逐渐短小,条形,长2-2.5厘米,宽2-4毫米。夏季开花,头状花序簇生枝顶。总苞钟状,苞片3层,干膜质,暗棕色;管状花,花冠棕红色,缘花雌性,中央花两性,冠毛长。瘦果椭圆形,有细点,顶端有冠毛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草地等处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华东及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