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木里胡颓子 |
| 拉丁学名 |
Elaeagnus bockii Diels var.muliensis C.Y.Chang |
| 科中文名 |
胡颓子科 |
| 科拉丁名 |
Elaeagn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胡颓子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本变种与原种长叶胡颓子的区别:幼枝几无刺,叶片较小,窄矩圆形椭圆形,长3-5厘米,宽0.8-1.5厘米,顶端圆形或两端钝形,花萼筒上部不收缩,花柱近于无毛,果实椭圆形,被银白色鳞片,长12毫米,直径5毫米,果梗长10-13毫米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800-2900米的向阳河边或灌丛中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云南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