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相岭南星 |
| 拉丁学名 |
Arhnema smith Krause in Act.Hort. |
| 科中文名 |
天南星科 |
| 科拉丁名 |
A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天南星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植株高40—50厘米;块茎扁球形,须根,肉质。鳞叶2—3枚,草质,宽披针形,长8一14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尖。叶1枚;叶片3全裂,裂片无柄或具短柄,边缘浅波状,侧脉8--10对。花序柄圆柱形,绿色.向上渐细。佛焰苞紫色.喉部边缘斜截形,檐片倒卵形。肉穗花序单性,雄花序未见,雌花序圆锥形,长约3.5厘米,粗约1.2厘米,花密生,子房卵形,花柱短,柱头头状I附属器紫褐色.长10一14厘米,具长5~6毫米的柄,基部粗,果未见。花期5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500--2800米的林下或草坡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我省雷波、马边,美姑等县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