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多裂南星 |
| 拉丁学名 |
Arisaema multisectum Engl. |
| 科中文名 |
天南星科 |
| 科拉丁名 |
A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天南星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块茎扁球形,直径3—4厘米。鳞叶2—3枚,宽披针形。叶1枚,叶片鸟足状19—23裂.裂片披针形,侧脉纤细。花序柄
短于叶柄。佛焰苞绿色,管部圆柱形或漏斗
形,喉部截形.檐片卵形.先端渐尖.略下弯。肉穗花序单性,雄花序圆柱形,长2·7—3厘米,粗3—4毫米,花较密集.有柄.花药3—5,药室圆形,顶孔开裂,雌花序圆锥形,长1一1.3厘米.粗5—7毫米,子房卵形.绿色,胚珠2—4颗,直立·基底胎座,花柱明
显,柱头小,头状,附属器伸长圆锥,伸出苞外较长。淡绿色。果序近球形,浆果卵形;种子3-5颗。花期4—5月;果期6—8月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800一l800的林下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南川、涪陵、丰都、石柱、忠县等县。陕西,湖北西部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