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独叶草 |
| 拉丁学名 |
Kingdonia uniflora Balf .f.et W.W.Smith |
| 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| 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独叶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小草本,高3—10厘米。叶基生,1枚,叉指状分裂,叶脉开放二歧式。花单生,萼片花瓣状,花瓣缺。瘦果狭倒披针形。种子1颗,花期4-6月;果期8-10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2500-3500米的冷杉林或杜鹃灌丛下,常与苔藓植物混生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南坪、汶川、茂县、金川、峨眉、洪雅、雅安、宝兴,天全、泸定、九龙、马尔康。 |
| 经济价值 |
全草可入药。 |
| 科研价值 |
为我国特有单型属。代表古老残遗类群。
是研究被子植物进化的新材料。 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