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青杆 |
| 拉丁学名 |
Picea wilsonii Mast. |
| 科中文名 |
松科 |
| 科拉丁名 |
Pin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云杉属 |
| 俗名别名 |
麦吊子、方叶杉、细叶云杉、魏氏云杉、刺儿松 |
| 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通常20-30米,可达50米;树皮灰色,不规则鳞状开裂脱落;树冠尖塔形;叶四棱状条形,直或微弯,排列较密,先端尖,四面均有气孔线4-6条,不明显,微具白粉。球果圆柱状长卵形或卵状圆柱形,成熟时黄褐色;种鳞倒卵形,先端宽圆,近全缘或有不整齐细缺齿;苞鳞形小,长约4毫米;种子倒卵形,有白色斑纹。花期4月,球果10月成熟。 |
| 生境 |
生长于较干燥的谷坡和阴湿沟谷。 |
| 地理分布 |
在我省分布于岷江上游及大巴山一带,沿盆底西缘和北缘,形成狭窄的分布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材质轻软,能耐久用,可作建筑、电杆、器具、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用材。该树种生长迅速,可选作分布区内造林树种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