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华山松 |
拉丁学名 |
Pinus armandii Franch. |
科中文名 |
松科 |
科拉丁名 |
Pinaceae |
属中文名 |
松属 |
俗名别名 |
五须松、青松、果松、吃松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35米;幼树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色,平滑,老时则呈方块状开裂。枝条平展,形成圆锥形或柱状塔形树冠;针叶5针一束,稀6-7针一束,不下垂或微下垂,长8-15厘米,径1-1.5毫米,边缘具细锯齿,仅腹面两侧各具4—8条白色气孔线;叶鞘早落。球果圆锥状长卵形,长10一22厘米,有梗,下垂;种鳞宽大肥厚,中部种鳞近斜方状倒卵形;种子浅褐色至黑褐色,具黑色斑纹,倒卵圆形或椭圆形,无翅。花期4—5月,球果翌年9一10月成熟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分布广泛,我省除盆地内部和干冷的西部高山不产外,盆地四周的边缘山区及西南部雅砻江下游地区均产。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及西藏等省区也有布,缅甸亦产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轻软,具弹性,纹理直,耐腐,不易翘裂,树脂含量高,可供建筑、枕木、家具、器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。树干可割取树脂;树皮可提取栲胶;种子可用来榨油,也可食用。种仁(油)可作为保健食品开发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全株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