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多斑鸢尾 |
| 拉丁学名 |
Iris polysticta in Svensk Bot. |
| 科中文名 |
鸢尾科 |
| 科拉丁名 |
Irid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鸢尾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植株密丛,高40一50厘米,基部残留有棕红色的老叶叶鞘。根茎短缩,密集,须根多数,淡黄色。叶片条形,基部鞘状,边缘全缘.具平行叶脉。花茎高30—40厘米,具数枚茎生叶,苞片披针形,草质边缘膜质,内含2花;花黄色,花被6裂,排成2轮,花被管短,外轮裂片例卵形或长圆形,具紫褐色网状花纹,内轮裂片倒披针形,直立;雄蕊长约3厘米,花丝白色,花药淡红色,子房三棱状纺锤形,黄色,具深蓝色条纹,边缘白色,顶端2裂,羽冠半圆形。蒴果三棱状纺锤形,花被片宿存,种子近于梨形,深褐色。花期6—7月;果期8—9月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2000一3000米的山坡草地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我省平武、松潘、南坪、茂汶、汶川等县。云南、西藏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