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红茎蓼 |
| 拉丁学名 |
Polygonum paleaceum Wall. |
| 科中文名 |
蓼科 |
| 科拉丁名 |
Polygonaceae. |
| 属中文名 |
蓼属 |
| 俗名别名 |
一口血、弓腰老、老腰弓、小么公、地蜂子、地蚂蜂、回头草 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15—50厘米。有粗壮的肉质根状茎,常弯曲,断面淡红色。茎直立,不分枝,淡绿色,有棱,无毛。基生叶有长柄,叶柄长3—7厘米,有棱,叶片窄长披针形,长7—12厘米,宽约2米,先端尖,基部渐狭,呈楔形,边缘有不明显细齿且常反卷;茎生叶互生,下部叶有柄,上部的无柄,叶片较基生叶小;托叶鞘膜质,长达5厘米,棕色,疏被短柔毛。夏季开粉红色小花,穗状花序单生于枝顶,近直立,圆柱形;苞片膜质,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;花被5深裂,裂片椭圆形。瘦果三棱形,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 |
| 生境 |
生于高山草原上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及云南等省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