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蝴蝶荚蒾 |
拉丁学名 |
Viburnum plicatum Thunb.var.tomentosum Miq. |
科中文名 |
忍冬科 |
科拉丁名 |
Caprifo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荚蒾属 |
俗名别名 |
蝴蝶戏珠花、蝴蝶树、绣球花 |
形态特征 |
本变种的花序由4~6朵大型不孕边花和多数孕性花组成;不孕边花花冠裂片为4大1小,形状极似蝴蝶;孕性花微芳香,直径3~5毫米:萼齿小,卵圆形,花冠辐状,白色或黄白色,裂片与冠筒近等长,雄蕊5,稍长于花冠;核果椭圆柱形,先红色后变黑色,长约7毫米;核扁,有1条宽腹沟,背面中下部有1条隆起的脊;花期4—5月,果熟期8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200-2600米的山谷林下或灌丛中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陕西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省、区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;另在日本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期植株形态
|
 |
果期植株形态
|
 |
果枝
|
 |
拍摄部位:花序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四川大学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序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四川大学 |
 |
花期植株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四川大学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