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长尖莎草 |
| 拉丁学名 |
Cyperus cuspidatus Kunth |
| 科中文名 |
莎草科 |
| 科拉丁名 |
Cype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莎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细弱,高1.5一15厘米,三棱形。叶基生,短于秆,宽1一2毫米,常向内折合。苞片2—3枚,条形,长于花序。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,辐射枝2一5;小穗5至多数呈放射状排列,条形,长4一12毫米,有8—26朵花;鳞片矩圆形,长1—1.5毫米,顶端截形,有外弯的芒,背面有龙骨突,中间绿色,两侧紫红色或白色,有3条脉;雄蕊3,花柱长,柱头3。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,有三棱,长约为鳞片的2/3,深褐色,具许多疣状小突起。花果期6—9月。 |
| 生境 |
多生长于河边沙地上。 |
| 地理分布 |
全世界热带广泛分布;在我国见于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