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小花灯心草 |
拉丁学名 |
Juncus lampocarpus Ehrh. |
科中文名 |
灯心草科 |
科拉丁名 |
Juncaceae |
属中文名 |
灯心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;根状茎粗壮横走。茎簇生,圆柱形或稍扁压,高20一60厘米。叶鞘松抱茎,叶耳宽约1毫米,叶片近圆柱形,向顶端渐尖,有显著的横隔,长6—15厘米,茎上部者有时仅长2厘米。花序由数小头状花序构成聚伞状,小头状花序有4—10朵花;花被片6,等长,黄
绿色或后变褐色,披针形,长2.5—3毫米;雄蕊6,长约为花被之半。蒴果黑褐色或褐色,光亮,三棱状,较花被长;种子纺锤形,两端尖,长0.5毫米,表面具纵条纹或细横纹。花期6—7月,果期8—9月。 |
生境 |
常生于海拔1200—3680米的水边或湿草地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及四川;亚洲北部,北美洲,欧洲和非洲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