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贴苞灯心草 |
拉丁学名 |
Juncus triglumis L. |
科中文名 |
灯心草科 |
科拉丁名 |
Juncaceae |
属中文名 |
灯心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7—20(30)厘米;根状茎短,具褐色须根。茎丛生,直立,圆柱形,光滑。叶全部基生,叶片线形,长2—6厘米;叶鞘长1—4厘米,边缘膜质;叶耳钝圆,常带淡紫红色。头状花序单一顶生,有(2—)3—5朵花;苞片3—4枚,紧贴于花,宽卵形,暗棕色;花具短梗;花被片披针形,长3—4毫米,黄白色;子房椭圆形;花柱短,长约0.8毫米;柱头3分叉,稍长于花柱。蒴果三棱状长圆形,长约4毫米,成熟时红褐色。种子长圆形,锯屑状,顶端和 基部具白色附属物。花期6—7月,果期7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600—4500米的山坡、河边。 |
地理分布 |
产河北、山西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锡金、日本、俄罗斯西伯利亚、中亚、瑞典以及克什米尔地区均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