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粘山药 |
拉丁学名 |
Dioscorea hemsleyi Prain et Burkill |
科中文名 |
薯蓣科 |
科拉丁名 |
Dioscoreaceae |
属中文名 |
薯蓣属 |
俗名别名 |
粘黏黏 |
形态特征 |
草质缠绕藤本;块茎圆柱形,垂直生长,新鲜时断面富粘滞性。茎右旋,有毛,很少无毛。叶片卵状心脏形,顶端尾状,上面光滑或有曲柔毛,下面密被白色曲柔毛或近乎无毛;叶柄短于叶片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棕红色,常4—8朵集成小聚伞花序,若干小聚伞按一定间隔形
成约长10厘米穗状花序;花被有棕红色斑点,外面有毛;雄蕊6枚,着生在花被筒上。雌花序穗状,长约5厘米。蒴果反曲,常2—6枚集生在短果轴上,密生曲柔毛,有时近无毛;蒴果翅长约20毫米,宽4—6毫米;种子扁平,着生于果实每室的基部,上方具斧头状的宽翅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000—3000米的山坡稀疏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;印度支那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