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峨参 |
拉丁学名 |
Anthriscus sylvestris (L.) Hoffm. |
科中文名 |
伞形科 |
科拉丁名 |
Umbelliferae. |
属中文名 |
峨参属 |
俗名别名 |
土田七 |
形态特征 |
二年或多年生草本,高达1.5米。主根粗大,长圆锥形,有时有分枝。茎粗壮,中空。叶互生,有长叶柄;二至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5,最终小叶片披针状卵形,先端长尖,边缘羽状缺裂或齿裂,下面疏生柔毛。夏初开白色小花,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,无总苞;伞梗6-12,不等长;小总苞片5-8,宽披针形至椭圆形,反折;小伞梗6-13。花杂性,雄花常较多;萼齿不显,花瓣5,先端钝或突尖。双悬果卵状管形,顶端渐窄成喙,分果有5条不明显棱,断面近圆形,基部有一环细毛。 |
生境 |
生于中山或高山区阴处或半阴处,亦有栽培。 |
地理分布 |
在全国分布很广,主产于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,春季或秋季条播,行距1-1.5尺,覆土3-5分。也可于8-9月间采收时将不条例药用的小根拿来栽种,每穴1株,行株距为1.5X1尺。生长期间,注意除草浇水,如发现红蜘蛛可用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