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舌喙兰 |
拉丁学名 |
Hemipilia cruceiata Finet |
科中文名 |
兰科 |
科拉丁名 |
Orch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舌喙兰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陆生兰,高13一27厘米。块茎矩椭圆形。茎近基部具1叶。叶心脏形、宽卵形或阔心脏形,长2.5—4.5厘米,宽约3—6厘米,具短尖或钝,基部心脏形,抱茎。总状花序长5—13厘米,常具8一10朵花;花苞片披针形,短于子房;花红色或紫红色;中萼片舟状,卵形,长约6毫米,具短尖或钝,5脉;侧萼片斜卵形,长6.5毫米,具5脉;花瓣卵状三角形,较萼片短,5脉,唇瓣与侧萼片等长,3深裂或3浅裂;距长约12毫米,近圆柱形,基部宽,顶端钝。花期6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300—3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旁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、台湾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图片由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提供 |
 |
拍摄部位:花
图片由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提供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