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辣蓼 |
| 拉丁学名 |
Polygonum flaccidum Meisn |
| 科中文名 |
蓼科 |
| 科拉丁名 |
Polygon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蓼属 |
| 俗名别名 |
辣蓼草 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。茎直立或下部伏地,稍粗壮,分枝稀疏,节膨大,通常呈淡红紫色,全株有腺点及毛茸。单时互生,有短柄,叶片广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和中脉疏被短糙伏毛,上面深绿色,有“八”字状黑斑,托叶鞘薄膜质,托叶鞘长11~16厘米,口缘生长粗而密的刺毛,毛长5~8毫米。穗状花序生于枝端,花梗细长,下垂,花被5裂,淡红色,雄蕊7~8枚,子房1室,花柱3枚。瘦果。 |
| 生境 |
生于近水草地、流水沟中或阴湿处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南北各地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