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中华隐囊蕨 |
拉丁学名 |
Notholaena chinensis Bak. |
科中文名 |
中国蕨科 |
科拉丁名 |
Sinopte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隐囊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达25厘米,常生在岩石上。根茎细长横行,密生鳞片;鳞片披针形,黑棕色,圆柱形,深棕色,有光泽;叶片狭矩圆形至狭卵形,回羽状分裂,羽片10一15对,对生,羽状分裂;二回裂片5—8对,对生,带形至狭矩圆形,第2对及以上羽片三角卵形至带形,羽状分裂或不裂;薄革质,腹面有卷曲的黄毛,背面
密生黄棕色卷曲长毛,形成厚的毛被;叶脉羽状,分离。孢子囊群生在近叶边的小脉顶
端,隐藏在绒被中,叶边反卷,但不变为膜质。
|
生境 |
生在湿润的石灰岩壁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酉阳;分布河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