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云南蔓龙胆 |
拉丁学名 |
Crawfurdia campanulacea Wall.et Griff.ex C.B.Clarke |
科中文名 |
龙胆科 |
科拉丁名 |
Gentianaceae |
属中文名 |
蔓龙胆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茎圆形,常带紫色,具细条棱,上部螺旋状扭转。叶宽卵形、卵形或椭圆形,长5一10厘米,宽2—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细波状,叶脉5一7条,叶柄长1一3厘米。花成对着生于叶腋或3—5朵呈聚伞花序,腋生或顶生,稀单生;花梗长2—9厘米,通常无苞片;花萼筒形,萼筒不开裂,稀一侧开裂;花冠紫色或蓝色,钟形,长4一5厘米,下部狭筒状,裂片卵形,褶截形或半圆形,先端啮蚀状;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;子房纺锤形,柄细长,花柱极短,柱头2裂。蒴果内藏或外露,椭圆形或倒卵形;种子深褐色,圆形,具宽翅。花期10一12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约115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雷波。分布于云南西北部。缅甸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