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西北铁角蕨 |
拉丁学名 |
Asplenium nesii Christ |
科中文名 |
铁角蕨科 |
科拉丁名 |
Asplen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铁角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10-15厘米,土生。根茎直立,先端密生鳞片,鳞片披针形,先端尾状,黑褐色。叶簇生;叶柄圆柱形,紫棕色,腹面扁平,有纵沟,疏生黑褐色毛状鳞片;叶片线形至狭披针形,二回羽状;羽片10-18对,互生,狭卵形,羽状分裂;二回羽片3-5对,近对生,矩圆形,先端有2-3个尖齿,并有小芽苞1个;纸质,叶轴下面有稀疏的黑色毛状鳞片;叶脉羽状,侧脉分叉。孢子囊群短线形,膜质,灰白色。
|
生境 |
垂直分布海拔200一25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普格、康定、金川、马尔康等地;分布我国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宁夏、山西、内蒙、河北;印度北部、巴基斯坦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