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植物数据库 分类搜索
四川植物数据库
四川珍稀危特植物数据库
四川药用植物数据库
四川野生花卉植物
四川园林绿化植物
四川饲用植物
四川引种保存植物数据库
四川农作物种质资源
四川特异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
四川蔬菜种质资源
四川林木种质资源
四川草种质资源
杜鹃花种质资源数据库
四川彩色植物数据库
成都园林植物有害生物数据库
当前位置: >> 四川植物数据库

中文学名 木贼麻黄
拉丁学名 Ephedra equisetina Bunge
科中文名 麻黄科
科拉丁名 Casuarinaceae
属中文名 麻黄属
俗名别名 山麻黄
形态特征 直立小灌木,植株高30-80厘米,木质茎明显,直立或部分呈匍匐状,小枝较细,节间较短,通常长1.5—2.5厘米,纵槽纹不明显,多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。叶膜质鞘状,大部分合生,仅上部约1/4分离,裂片2,钝三角形,长1.5-2毫米。雄球花单生或3-4集生于节上,较小,长2-3毫米,苞片3对,雌球花也较窄小,窄长椭圆形;种子通常1粒,窄长卵形。
生境 生于干燥山地,多在悬岩峭壁之处。
地理分布 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、四川等省区。
经济价值 药用
科研价值
繁殖方式 种子及分株繁殖,播种繁殖所用种子要注意选用成熟及饱满的种子,条播或穴播,条播开浅沟,行距1尺;穴播,穴间距离为1X1尺,每穴播种20-30粒,覆土2-3分,播后浇水,约2周出苗,出苗后不需间苗,但应注意除草。 分株繁殖,多在秋季或早春进行,将植株挖出,根据株丛大小,把每株分成5-10株少等,开沟,沟距1尺,按株距0.8-1尺栽种,覆土至根芽,把周围土压实后浇水。麻黄的苗期和生长初期可适当浇水;为了提高产量,一般在每年春天返青前每亩可施圈肥2000-4000斤。
备注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