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类头状花序藨草 |
拉丁学名 |
Scirpus subcapitatus Thw. |
科中文名 |
莎草科 |
科拉丁名 |
Cyperaceae |
属中文名 |
藨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短,须根密。秆直立,丛生,高20—90厘米,细瘦,近圆柱形,平滑,无杆生叶,基部具5—6个叶鞘,鞘棕黄色,顶端具钻状叶片。苞片鳞片状,卵形或矩圆形,顶端具芒尖;蝎尾状聚伞花序小,具2—4个小穗;小穗卵形或披针形,长5—10毫米;鳞片排列疏松,卵形或矩圆状卵形,麦秆黄色或棕色;雄蕊3;花柱短,柱头3,有小乳头状突起。小坚果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,三棱状,长约2毫米。 |
生境 |
生于林边湿地、山溪旁、山坡路旁或草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东部;印度,印度尼西亚,印度支那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