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盖球子草 |
拉丁学名 |
Peliosanthes macrostegia Hance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球子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根状茎粗约1厘米,横走,下部密生须根,须根黑褐色;叶2-5枚,披针状狭椭圆形,长15-25厘米,宽(4-)5-6厘米,具5-9条主脉,先端钝尖,基部渐狭,全缘;花葶高(4一)15--35厘米;总状花序长,每一苞片内着生1朵花及1小苞片;苞片膜质,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;小苞片长约3毫米;花被管短,部分与子房合生;裂片三角状卵形,为花被的2/3长;花丝合生的肉质环顶端波状;子房每室具3-4胚珠,花柱粗短,柱头3裂;种子近球状,直径约1厘米,种皮肉质,蓝绿色;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00—1500米处的灌丛,河边或林下阴湿处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和台湾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
摄影者:李世丽 |
 |
原生境下植株
摄影者:李世丽 |
 |
植株
摄影者:庄平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