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红果榆 |
拉丁学名 |
Ulmus szechuanica Fang |
科中文名 |
榆科 |
科拉丁名 |
Ulm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榆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高大落叶乔木;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,纵裂,粗糙。叶近革质,卵形,倒卵形或矩圆形,边缘具不整齐的重锯齿,先端渐尖,基部歪斜,一侧圆形或心形,一侧楔形,侧脉9—19对,幼叶两面均被短毛,背面沿主脉毛较密,老叶无毛或有时仅背面脉腋有簇生毛;叶柄被白色柔毛;托叶膜质,阔披针形,两面被白毛,边缘有棕色睫毛。花先叶开放,排成短聚伞花序,簇生于去年生枝基部叶腋,花被4裂;花柱2。翅果近圆形或倒卵状圆形,成熟果翅淡黄绿色,果核紫红或褐红色;花果期3—4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米左右的溪边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成都,江苏、浙江、江西亦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