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兰石草 |
| 拉丁学名 |
Lancea tibetica Hook.f.et Thoms. |
| 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| 科拉丁名 |
Scrophular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兰石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肉果草 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不过10厘米,仅叶柄有睫毛。根状茎细长,节上有一对鳞片。叶对生,几成莲座状;叶片近革质,倒卵形或匙形,长2一6厘米,顶端常有小凸尖,基部渐狭成短柄,全缘。花数朵簇生或伸长成总状花序,或单生而花梗上有小苞片;花萼钟状,长约1厘米,萼齿5,钻状三角形;花冠深蓝色或紫色,长1.5—2.5厘米,上唇直立,下唇开展。果实肉质不裂,红色或深紫色,卵状球形,顶端尖,长约1厘米。 |
| 生境 |
生于高山地带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;印度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开花时的植株形态
摄影者:梁生 |
 |
拍摄部位:花
摄影者:向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