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小米草 |
| 拉丁学名 |
Euphrasia tatarica Fiseh. |
| 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| 科拉丁名 |
Scrophular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小米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生直立草本。茎高10—45厘米,有时中下部分枝,被白色柔毛。叶无柄,卵形至宽卵形,长5—10毫米,每边有数枚急尖或稍钝的锯齿,两面被硬毛。穗状花序疏花;苞叶比叶略大;花萼筒状,被硬毛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或淡紫色,上唇直立,下唇开展,裂片叉状浅裂。蒴果扁,长4—5毫米。 |
| 生境 |
生于草地及灌丛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西北、华北、山东、东北;欧洲至苏联远东地区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