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皱叶鼠李 |
拉丁学名 |
Rhamnus rugulosa Hemsl. |
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 |
属中文名 |
鼠李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;小枝互生,暗红色或紫红色,平滑,当
年生枝被短柔毛;腋芽小,卵形,疏被毛。叶厚纸质或纸质,在长枝上互生,倒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,基部近全缘,腹面被短柔毛或疏被毛,常有皱褶,背面密被白色短柔毛,干后灰白色,侧脉每边5—7条,腹面下陷,背面凸起;叶柄被白色短柔毛;托叶线形,被毛,早落。雄花数一20余朵,雌花数-10余朵簇生短枝顶端或新技下部,雌花子房3室,稀2室。浆果状核果,倒卵球形或圆球形,紫黑色或黑色;种子长可至7毫米,背面具与种子近等长的纵沟。花期4—5月;果期6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00—2100米的山坡路旁、岩石缝隙间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万源、城口、广元;分布于山西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陕西、甘肃。
|
经济价值 |
作染料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