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短柄铜钱树 |
| 拉丁学名 |
Paliurus orientalis (Fr.) Hemsl. |
| 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| 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马甲子属 |
| 俗名别名 |
蒙子刺 |
| 形态特征 |
乔木,稀灌木,高达12米;小枝褐色或黑褐色,被毛。叶宽椭圆形,宽卵形长,边缘且细钝锯齿,腹面无毛,叶脉除基生三出外,中脉两侧还各有1—3条明显的侧脉;叶柄短,被短柔毛。腋生聚伞花序,仅总花梗被短柔毛,其余无毛;花瓣椭圆状匙形;子房2—3室,花柱扁平或柱状,2—3深裂。核果草帽状,周围具革质的宽薄翅,红色或紫红色,无毛。花期
4—6月;果期7—10月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900—2200米的山地林中或于热河谷灌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四川德昌、会理、会东、米易、渡口、盐源、盐边、木里、布拖、雷波;云南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