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求米草 |
拉丁学名 |
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(Ard.) Roem.et Schult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求米草属 |
俗名别名 |
缩箬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基部横卧地面,于节处生根,花枝直立,高20—40厘米。叶鞘无毛,或有疣毛,边缘和鞘口有纤毛;叶舌膜质,长约1毫米;叶片披针形,长3一14厘米,宽0.5—2.3厘米,通常两面疏生刺状疣毛,基部略圆,先端长渐尖。圆锥花序,小穗几无柄,在花序基部多枚簇生,上部孪生或单生,卵圆形,长3—4毫米;颖草质,第一颖具3—5脉,顶端具一长硬直芒,芒长10一20毫米;第二颖具5脉,顶端具一硬直芒,芒长2—5毫米。谷粒椭圆形,长约3毫米。花、果期8一11月。 |
生境 |
生长于海拔800一3800米的在林下、林缘的阴湿环境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南江、通江、巫溪、奉节、石柱、黔江、南川、长宁、沐川、雅安、九龙、泸定、丹
巴、南坪、苍溪等地。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以及温带和亚热带地区。
|
经济价值 |
秆叶作牲畜的饲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