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金沙尾稃草 |
拉丁学名 |
Urochloa jinshaicola B.S.Sun et Z.H.Hu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尾稃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基部膝曲,有少数分枝,高20一55厘米;节间光滑无毛,节上密生短柔毛。叶鞘疏松包茎,被疣毛;叶舌平截,具纤毛;叶片窄披针形,长3—13厘米,宽5—15毫米,两面生疣毛,基部钝圆,略呈心形。圆锥花序长4一12厘米,主轴和分枝几无毛;小穗卵形,单生于穗轴,排列成两行;第一颖三角形,长约为小穗的1/4,具3—5脉;第二
颖与小穗等长,具5—7脉。花、果期8—10
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700—1300米的河岸路旁草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金阳、雷波等县。分布于云南省。
|
经济价值 |
秆、叶和谷粒均可作饲料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