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雀稗 |
拉丁学名 |
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ex Steud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雀稗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簇生草本。秆高25—50厘米,节上有柔毛。叶鞘松弛,密被疣毛;叶舌膜质;叶片线形,长8—35厘米,宽4—12毫米,两面密生疣毛,边缘有波状皱纹。穗形总状花序3—6枚生于茎的上部,带紫色,分枝处有白色长柔毛。小穗单生或孪生,倒卵形,边缘被细毛,有短柄,呈2—4行排列于穗轴之一侧,第一颖缺,第二颖与第一外稃等长,均为膜质,具3脉;第二外稃革质,边缘包卷同质的内稃;雄蕊3枚,花药黄色;雌蕊花柱羽毛状,紫色。谷粒成熟
后灰白色或带绿色。花、果期6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潮湿沟边、路旁、林缘,海拔可达2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奉节、宣汉、石柱、南川、雷波、美姑、峨眉山、雅安、遂宁等市县。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西南。日本、印度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