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金佛山 |
拉丁学名 |
Lathraea chinfushanica Hu et Tang |
科中文名 |
列当科 |
科拉丁名 |
Orobanchaceae |
属中文名 |
齿鳞草属 |
俗名别名 |
齿鳞草 |
形态特征 |
寄生肉质草本。茎直立,高20一25厘米,基部分枝,上部被腺毛。叶鳞片状,肉质,白色,狭披针形,基部的叶密集成交叉互生,上部的叶疏生。穗状花序,长15—17厘米;苞片卵状披针形,顶端尖;花萼钟状,顶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唇形,蓝紫色,筒部稍弯曲,上唇盔状,直立,全缘,下唇2裂,下垂;雄蕊4,花丝和花药上被长柔毛;子房上位,2室,侧膜胎座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蒴果倒卵圆形,顶端具小喙,2瓣开裂;种子2枚,椭圆形,深褐色。 |
生境 |
生海拔1800米阔叶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贵州、四川东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