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川西马兜铃 |
| 拉丁学名 |
Aristolochia thibetica Franch |
| 科中文名 |
马兜铃科 |
| 科拉丁名 |
Aristoloch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马兜铃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质藤本;茎长1-3米,基部常木质化,多分枝,具纵条纹稍扭曲;叶互生,叶片纸质,倒卵状长圆形或琴状倒披针形,长为宽的3-4倍,长3-8厘米,宽1- 3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深心形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密被长柔毛,两侧叶脉各3--7对成羽状网脉;花单生或稀2-3朵生于叶腋,黄色带紫红;花柄近基部具l苞片;苞片卵状披针形,具短柄;花被管下部囊状,中部反折,后变窄;檐部开展,阔卵状或近圆形,边缘3浅裂;上面紫红色,喉口较小近圆形,喉部黄色;合蕊柱椭圆球状,3深裂,裂部达合蕊柱的一半,裂片具疣状突起;雄蕊6枚,花药2室,长椭圆形,分成3组贴生于合蕊柱3裂片下方;柱头3深裂,子房下位,细柱状,长约5毫米,直径约2毫米,密被柔毛;花期6-7月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150--2800米的山坡、地边及林下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和云南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