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二色老鹳草 |
拉丁学名 |
Geranium ocellatum Camb |
科中文名 |
牻牛儿苗科 |
科拉丁名 |
Geran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老鹳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主根垂直或斜向下,顶端具褐色鳞片,鳞片卵状三角形,侧根细。茎斜升,常多数丛生,基部淡红色,被白色柔毛,上部淡绿色,被白色柔毛和开展的腺毛。基生叶多数,茎生叶对生,叶片五角状肾形或圆形,基部弯缺,掌状5—7深裂,裂片倒卵状楔形,边缘上部1/3 2-3小裂,上面绿色,被白色柔毛,下面淡绿色,巯生白色透明的柔毛,沿叶脉毛较密;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的叶柄淡紫红色,
向上叶柄渐次变短,均被白色向下卷曲的柔毛,疏生开展的长腺毛,近叶片处毛较密;花序顶生或腋生,具2花,花梗果期近直立;花瓣淡紫红色,具深紫色的脉纹,宽倒卵形,顶端圆形微凹,基部渐狭,具长柔毛;柱头5裂,紫红色。蒴果被白色微柔毛,种子褐色,卵状长圆形,基部圆形,顶端具1尖头,背面沿中线具1纵脊,表面具多条横脊与纵脊相垂直。花期2—4月,果期3—5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700一1900米的山地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我省会理、米易等县。云南亦有分布。尼泊尔和锡金也产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