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川北细辛 |
拉丁学名 |
Asarum chinense Franch |
科中文名 |
马兜铃科 |
科拉丁名 |
Aristolochiaceae |
属中文名 |
细辛属 |
俗名别名 |
中国细辛 花叶细辛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;根状茎细长,横生,长可达50厘米,纤维根散生于根状茎上,其根状茎下端亦有肉质根;根状茎上端常具1-2叶,互生;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,长3-5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钝或短急尖,基部两侧垂片圆形,叶脉两旁常白色,形成白色脉网,下面绿色或紫红色;芽苞叶卵状披针形,长0.8厘米,宽约0.5厘米;花小,暗紫色,单生于顶端叶腋;花被管卵状球形;内壁约有15条脊状纵突,少有细横纹,喉部狭小成明显的短颈,花被裂片卵状三角形;基部近喉口处有三角状乳突区;雄蕊12枚,同型,药隔稍伸出;子房近上位,花柱6,几离生,基部稍膨大,先端微凹,柱头顶生;花期4-5月,果期5-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600-1800米的高山箭竹或杂木林下阴湿肥沃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和湖北 |
经济价值 |
全草在四川部分地区作土细辛人药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