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薄柱草 |
拉丁学名 |
Nertera sinensis hemsl. |
科中文名 |
茜草科 |
科拉丁名 |
Rub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薄柱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簇生小草,无毛;茎纤细,柔弱,长5—10厘米,近匍匐,节上生根。叶对生,纸质,披针状矩圆形,长7—16毫米,顶端短尖或稍锐尖,基部楔尖,两面有微小的粃鳞;托叶三角形,基部宽而与叶柄合生,顶端长尖。花小,无梗或具极短的梗,直径2—3毫米,单个顶生,具总苞;总苞小,杯状,具两尖头;花冠辐状,4裂,裂片矩圆形;雄蕊4枚,着生于花冠基部,伸出冠管外;子房2室,每室有胚珠1颗。花柱2,深裂。核果紫黑色,球形,内有小核4颗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—1300米的溪畔或河旁岩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