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寒竹 |
拉丁学名 |
Chimonobambusa marmorea (Mitford) Makino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寒竹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状竹类。秆高1—2.5(3)米,直径0.5—1
(1.3)厘米;节间长8—10厘米,最长达12厘米,圆柱形,光滑,无白粉,中空很小或近实心;箨环初时具黄褐色刺毛;秆环平或在分枝节上稍隆起;秆芽在秆下部节上为1枚,上部者为3枚,锥形。笋紫色;箨鞘宿存,稍长于节间,长三角形,背面有灰白色斑块,基底部有黄褐色开展刺毛;箨耳缺失;箨舌圆弧形,灰色,被微毛;箨片直立,三角形或锥形,无毛。小枝具叶(1)2—3(5)枚;叶鞘长2.8—3.8厘米,边缘初时密生棕色纤毛;叶耳缺失,鞘口两肩各具5—9枚弯曲紫色繸毛;叶舌低矮,紫色;叶片线状披针形,纸质,长(5)9—16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无毛。花枝长8—30厘米,具叶2—4片或无叶;小穗紫绿色或紫褐色,含4一12朵小花;颖2—3枚,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具7脉,紫褐色或枯草色,先端钝尖。笋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。大量开花期在4—7月,但花期可延续到12月;果熟期6—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800一1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之沟槽阴湿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都江堰青城山。浙江、广西、云南亦有分布。欧、美各国及日本广泛引种或栽培。
|
经济价值 |
竹姿高雅,极为优美,为著名庭院观赏竹种,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