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头续断 |
拉丁学名 |
Dipsacus chinensis Batal. |
科中文名 |
川续断科 |
科拉丁名 |
Dipsacaceae |
属中文名 |
川续断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达1.5米。主根粗长,红褐色;根状茎粗短。茎中空,具8纵棱,棱上具疏刺。叶对生,披针形或稍宽,长达25厘米,3—7琴裂,基部叶裂片较宽,近卵形,上叶较窄,披针形至卵形,两面被疏粗毛;柄长达5厘米,向上渐短。圆头状花序顶生或三出,直径达4厘米,总花梗粗壮,长达20厘米;总苞片线形,被粗毛;小苞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达18毫米,有粗壮针状长喙;花萼皿状,长约2毫米,外被长毛;花冠白色,被短毛,基部细筒状,顶端4裂;雄蕊4,与花柱均花冠外;子房下位;瘦果窄椭圆形,被白色柔毛,顶端外露。花期7—8月,果期9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林下、沟边和草坡地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和青海等省区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