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山莴苣 |
拉丁学名 |
Lactuca indica L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. |
属中文名 |
莴苣属 |
俗名别名 |
苦菜、苦马地丁、鸭子食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80-150厘米,体内含白色浆汁。主根圆锥状或纺锤形,稍分枝,密生须根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无毛或少有毛。叶披针形,条状披针形至条形,长10-30厘米,宽1.5-5厘米,不裂,或边缘具齿裂或不规则的羽状深裂,裂片下倾,边缘略带暗紫色,无柄,基部略抱茎,两面无毛,或下面主脉上稀有毛,带粉白色。秋季开花,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,全部为舌状花,淡黄色。日中正开,夕方闭合,总苞下部膨大,先端尖,长12-15毫米,苞片多层,内层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渐向外渐短,呈卵圆形。瘦果黑色,长约5毫米,具纤弱的嘴,嘴长约0.7毫米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、灌丛、草地、路边等处。 |
地理分布 |
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